踏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以下简称“眼视光医院”)的“日间病房”,给人的第一感觉不像是病房,更像是一个大型候诊室:眼睛戴着透明眼罩的白内障病人躺在沙发床上,他们刚做完手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如果病情稳定,当天就能出院。
眼视光医院创新的“日间病房”,早在2016年就已荣获国家卫健委颁发的“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眼科医院。
这种创新方式的主导者,正是该院白内障中心主任俞阿勇。
导师亲邀回温发展的温州人
俞阿勇是乐清人,从小向往医生这个职业。1992年高考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1997年毕业后,成绩优秀的俞阿勇获得留校机会。“当时有机会选择外科、骨科等领域,但我最终还是选了眼视光,因为学术氛围好、有较多国际交流,更重要的是符合我钟情技术与学术的个性。”从临床医学向眼科专业“跨界”,面对挑战,俞阿勇主动迎难而上。“很幸运,留校后我获得了担任教学秘书的机会,为瞿佳、吕帆等一批大咖级教授准备教学材料,自然也就有机会去听他们的每一节课,再借此完成自我突破,补齐本科阶段在眼科方面基本功不足的短板。”三年后,俞阿勇考取了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硕士研究生,师从王勤美教授。从此,他与白内障这一细分领域结下不解之缘。
硕士毕业后,俞阿勇选择继续深造,考取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研究生。“当时考博只准备了一周时间,却没想到考了第一名。”俞阿勇说,他考博的秘诀,就是充分利用了日常临床工作的优势,不读死书,不断突破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夯实知识储备。俞阿勇攻读博士期间成绩优异,收到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加盟邀约。“这家医院的眼科综合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院方多次挽留,我很感激,这也是个人成长的好机会。”不过当时,恩师王勤美教授了解到俞阿勇的情况,多次联系他,邀请他回家乡发展。“导师多次亲自邀请,让我坚定了回到家乡温州的决心。”俞阿勇说。
对自己的爱徒,王勤美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他笑着说,当时邀请俞阿勇回温,的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是很对的。如今眼视光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样名列全国前茅。
不甘只做“医匠”的本土医者
总结27年的从医经历,俞阿勇连说了“三个境界”。
这第一个境界,要从他工作的头几年说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解决常见病症对俞阿勇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重复解决一些出现过的问题,即使再厉害,也只能称为‘医匠’。”
既然选择回温发展,俞阿勇就不甘只做一名“医匠”。在他看来,于临床中发现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方能不负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 2008年,市区百里坊一名年迈的阿婆得了最严重的五级核白内障病症,并同时患有葡萄膜炎,瞳孔由于炎症粘连缩小,已无法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当时,国内还没有太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高难度白内障手术,更多依靠的是医生精益求精的技术和创新方法。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商量,最终决定用我的创新方法为老人做白内障手术 ,手术效果良好。”
俞阿勇曾接诊一位29岁的白内障患者。从传统检查指标来看,该患者的病情并不算严重,但他的实际感受与指标不符,因此背上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俞阿勇记得,这位年轻的患者当时已跑遍全国多家知名眼科医院,但对诊断和治疗仍存在很大争议。俞阿勇经过创新的方法检查分析,决定对小伙子采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视力恢复良好。“半年后,小伙子告诉我们,治好白内障,他终于大大方方地找到了女朋友。”
从临床科学家向临床社会学家转身
通过创新一项项医疗技术,不知不觉中,俞阿勇迈向了从医的第二个境界——临床科学家。在他的带领下,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中心近十多年来已获22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另有19项发明专利正在授权申请中。
随着眼视光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大量患者慕名而来,一度让白内障中心住院部人满为患。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通常患者要做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需住院三天。如果按照这样安排,即使白内障中心有50张床位,一年也只能满足1000多名白内障患者的手术需求。
“我在管理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思考能否加以解决,就向院领导提出“日间病房”的概念,很快付诸实施。”正是基于长期对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跟踪和研究,让俞阿勇大胆地提出了这一革命性的建议。结果同样证明,“日间病房”这一创新方式,让更多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极大地提高了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据了解,目前眼视光医院每年白内障手术多达1.5万台,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公立医院前列。
俞阿勇坦言,要成为最优秀的医生,还要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临床社会学家,经受医院临床和管理事务的历练,在公共决策等方面做出创新决策。“临床社会学家就是我所说的第三个境界,这与临床科学家并不矛盾,两者往往相向而行,共同成长。”
来源:温州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