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温州站活动举行。本次火炬传递以“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为主题,传递路线从松台广场出发,沿信河街—蝉街—五马街—公园路—环城东路—安澜亭(古港遗址、江心屿)—瓯江路进行传递,最后到达城市阳台,总长度9.2公里。
在第22棒和45棒位置,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陈洁教授相继以亚运会火炬手身份亮相。
他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矫健的身姿步伐,高擎亚运“薪火”、接力传递火炬,展示着有梦想、有追求、有爱心、有朝气的温医大眼视光人的精神魅力。
中国眼谷理事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是第44棒火炬手。”瞿佳回忆说,当时他担任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前身)院长,那时学校组织了900多人的奥运助威团为火炬传递助威,感受火炬传递的震撼和感动。
时隔15年,瞿佳教授又有幸成为亚运会火炬手,感到非常激动和感恩。
瞿佳教授奔走光明事业40余年,他是中国眼视光学的学术带头人,也是我国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主要开创者。在国际上将传统眼科与现代视光学相整合首创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 并将温医大建设成具有国内最完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和医疗体系的院校,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肯定和赞誉。
瞿佳教授传递火炬的路线经过儒英坊,在南宋时期这是儒家英才集聚的地方。作为温州教育界、医疗界代表,瞿佳教授坦言,荣幸之余,也感到责任在肩,他说:“眼视光医院一直致力做好‘医疗、教学、科研、产业、推广、公益’六位一体融合发展,将以全面优质的眼健康医疗服务反哺社会。”
图 | 2008年瞿佳教授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陈洁:温州站45棒火炬手
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党委副书记
作为医学院校的一名眼视光专业的医务和教育工作者,陈洁教授平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培养前沿和基础领域的眼视光创新人才、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眼健康,此次成为一名亚运会火炬手,她有了更深的感悟:
能作为温州市文明办推荐的道德模范代表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温州站第45棒火炬手,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陈洁教授还清晰地记得,瞿佳老师在2008年参与过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当时他是第44棒。这次火炬传递不仅是传递体育精神,也是传承了眼视光精神,传递了光明和希望。
通过此次亚运火炬传递,陈洁教授表示,要继续发扬温医大眼视光人“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执着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还有小眼睛里有大爱的博大追求,用新时代眼视光人的精神力量传递光明火种,接力希望之光,在推动我国眼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光明事业中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图 |川藏青健康光明行之2021塔公光明行
截至目前,以陈洁教授为主要发起人的“川藏青光明行”志愿者团队坚守十二余载,累计行走5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川藏青高原17个贫困县(市)和150多个贫困乡村,累计开展全身以及眼科体检32000余人次,帮助上万名群众重见光明。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组建的11人,发展到累计2000多人。
来源:温医大眼视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