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中重度角膜不规则散光的矫正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
近日,之江院区屈光中心团队为右眼角膜胶原交联术后高度不规则散光的患者成功完成首例艾康菲巩膜镜的验配,为圆锥角膜不规则散光患者带来曙光。
21岁的小齐(化名),5年前被诊断为右眼圆锥角膜,1年前为控制病情进展,对右眼行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术后右眼矫正视力差。医生曾尝试为其验配RGP,但右眼角膜形态呈现高度不规则散光(角膜地形图提示有高达5.2D的角膜不规则散光)。
治疗前右眼角膜地形图
小齐在右眼角膜胶原交联术后存在双眼视力极度不匹配的问题,对他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为小齐进行了视力、验光、眼压、裂隙灯检查、角膜内皮、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后,孙医生为其选择合适的镜片进行试戴。
经过1-2小时的沉降后,再次评估镜片的配适情况及戴镜视力、片上光等,此时患者右眼的巩膜镜矫正视力已达到0.8,通过右眼配戴巩膜镜,不仅大大提高了右眼的视力,还让其双眼视力得到了平衡。
戴镜后,小齐眼前的视界变得清晰、视觉舒适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表示自己非常愿意通过佩戴巩膜镜,摆脱之前因视力问题造成的困扰。
什么是巩膜镜?
巩膜镜是一种大直径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其完全跨越角膜,着陆于巩膜上方的结膜组织,配戴时镜片与角膜之间填充适当厚度的生理盐水层,包裹了角膜的不规则形态,人为形成规则的光学界面,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改善光学质量。
同时,巩膜镜着陆于巩膜(球结膜),避开了对富含脱髓鞘神经纤维组织的角膜的干扰,舒适度非常高,为角膜不规则散光矫正提供了更舒适的解决途径。
巩膜镜的这些设计特点使得其在圆锥角膜、角膜移植手术后、屈光术后、角膜外伤等原因导致的角膜不规则散光矫正中有重要价值。
国产的艾康菲巩膜镜因具有独特的四区设计,可以精准匹配各种角巩膜形态,满足多样化临床需求;独有的角巩缘区可以更好保护角膜缘干细胞,维持角膜的健康生理功能,同时可以实现精准矢高控制,各区独立调控。在规范验配前提下,巩膜镜主观接受性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科室介绍
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近视激光治疗中心是由我国屈光领域的泰斗-王勤美教授和知名屈光手术专家赵向阳领衔的国内顶尖技术团队组成,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博士7人,团队主要专家手术经验都在15年以上,且拥有数万例以上的手术成功经验。
于1993年9月,率先在国内开展近视治疗,是多项眼科高新技术如Q值调整的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TPRK、smart近视手术、角膜胶原交联术的开拓者。
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手术新技术》培训基地,承担国内屈光手术医师的培训和科研任务。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屈光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应用视光学指导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研究》项目于2001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一等奖,主编教育部“十二五”教材《屈光手术学》。
来源: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