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先后奔赴中非进行医疗援助的吴荣瀚、孙莉、宫贤惠等眼视光医院临床骨干,近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援中非中国医疗队回信,感到备受鼓舞、催人奋进,浑身充满干劲。
他们纷纷表示将铭记总书记谆谆教诲,践行人民领袖殷殷嘱托,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推动援中非医疗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眼健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吴荣瀚是眼视光医院首位援中非医生,他曾三次奔赴局势动荡的中非,
在战火疫疾中处乱不惊,送去光明。
2012年8月至12月,仅4个多月时间,吴荣瀚率领医疗队救治当地病患3000余例,开展手术300余例,救治华人同胞200多人,病患中也包括中国使馆人员、和当地政府的总理、议长和部长等要员。
2017年,孙莉被选为浙江省第16批援中非医疗队队员,
她在中非首都最大的班吉友谊医院开创了一个人的眼科医院。
手术结束后,患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向所有医务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并紧紧抓着主刀医生孙莉的手说:“我看见了所有的一切!感谢中国医生,是中国医生让我重见了光明,让我又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不用慌,我们去中国援建的友谊医院找中国医疗队,
他们一定可以治好夫人的眼睛!”
此时,由浙江省组织选派的第17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队长宫贤惠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后,一个箭步跑了出去。他一边了解情况,一边组织外科、内科、麻醉科医生对伤者进行诊察。
“立即准备手术!”宫贤惠一声令下,麻醉、清创、修复、缝合……手术使用了头发丝一样细的创面缝合线,术中一度还出现了2次短时间的停电和电压不稳。
宫贤惠回答:“我们是中国医生!”
2019年11月,在宫贤惠援助期间,
以眼视光医院副院长赵云娥教授领衔的“光明行”眼科专家团队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奔赴中非。
赵云娥副院长为失明17年的74岁水泥工人做了超乳手术,术后视力达到0.5,实现了中非共和国历史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零”的突破。
“光明行”专家组还与第17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麻醉医生合作,为一位7岁的复杂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全麻下实施了手术。
中非共和国总统还在大使馆陪同下亲眼见证了赵云娥副院长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的手术全过程,不仅惊叹中国眼科专家技术的娴熟高超,更表现出对中国捐赠的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等先进设备的浓厚兴趣。
“光明行”活动专家组还与中非首都各家医院赶来的眼科医生就白内障手术及临床常见眼科疑难疾病等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这是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10多年来,
眼视光医院援外医疗队员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

第一次援布“光明行”
除了中非,眼视光医院“光明行”团队还连续两年走进非洲布基纳法索传播光明。这也是中布两国复交以来首个中国援布基纳法索的短期卫生援助项目。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正是这样一位位乐于奉献、
敢于拼搏的眼视光人,
在远赴万里他乡的光明行动中,
源源不断地传递正能量,
点亮一盏盏光明之灯,
架起一座座温暖又坚固的友谊之桥。
眼视光人将在这条“光明路”上
一直坚定前行。
来源:温医大眼视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